矢志创新发展,建设科技强国——科学教育专业学生参加楚雄州第七届科普讲解大赛

作者:杨艳琼 时间:2025-09-17 点击数: 审核人: 编辑人:杨云源

202595-96日,以“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”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楚雄推荐活动在云南楚雄成功举办。本次活动由楚雄州科学技术局、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、楚雄州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,云南行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。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普强则科学强。这场为期两天的科普盛宴,吸引了来自楚雄州各个单位的代表。

我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锻炼,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此次比赛。通过筛选,梁艳琳、张彬彬、张秀英、董雪柔、周雪蓉、聂家艳共计6名学生参加了比赛。她们中有的选手以“传统劳作中的科学智慧”为切入点,阐述古人如何通过物候观测把握农时,体现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;还有选手聚焦科技公益创新,介绍如“无声世界的声音魔法盒”这类助力听障人群的科技发明,展现出科普工作的人文关怀与应用价值。其中22级科学教育班梁艳琳对“如何辨别磁铁的正负极展开讲解;23级科学教育班张彬彬对试春气”的讲解;23级科学教育张秀英对海绵城市的科普;23级科学教育董雪柔对人工耳蜗的普及;23级科学教育周雪蓉的水稻造血的科学普及;23科学教育聂家艳的风的力量”的科学讲解,她们用生动有趣的形式解读复杂的科学原理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科学的魅力。在第一轮比赛环节,来自全州各单位的56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,最终20位参赛选手晋级第二轮推荐赛,我院22科教班的梁艳琳同学成功晋级。


相比往届,今年的作品更注重‘科学性’与‘传播性’的平衡,不少参赛队员深入社区、中小学开展调研,让科普内容真正贴近公众需求。”赛事评审专家表示该比赛创新性越来越强,参赛人员正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,打破传统科普的“高冷”形象,让科学知识走进日常生活。

在第二轮比赛中,竞争更为激烈,选手们以多元形式解锁科学传播新范式,让硬核科技知识在青春表达中“活”起来,为全国科普事业注入蓬勃的青年力量。其中22级科教班梁艳琳同学以“辨别磁铁的正负极获得决赛第5名的好成绩,荣获“三等奖”,并获得2025 楚雄州佳科普使者光荣称号,按照比赛规则,全州前5名将代表楚雄州参加省赛。

闭幕式上,组委会为获奖选手颁发证书及奖品,并宣布启动“科普人才培养计划”。该计划将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科普机构,通过开设科普创作课程、设立科普实践项目、提供导师指导等方式,持续培育具备科学素养、传播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校科普人才。此次大赛不仅为楚雄地区科普人才提供了展示平台,也进一步推动了科普事业的深入发展和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。选手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表达,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充分体现了科普讲解在连接科学与大众中的重要作用。我院科学教育专业将为持续推进科普体系建设、助力楚雄州创新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,营造热爱科学、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。

供稿:杨艳琼

一审:陈跃

二审:洪蕊

终审:席武俊


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地理科学学院  电话:0878-3100507(行政办)   3100525(教学办)  邮编:675000